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精彩专题
科技中国
奇闻奇观
科学论谈
生命医学
环境保护
天文航天
考古发现
科技谜题
历史谜团
自然科学
科技先驱
地球物理
您所在的位置:
天文航天
小行星撞击坑或为地球早期生命提供理想环境
研究人员发现撞击坑的冷却过程可为地球生命的演化提供有利条件
据报道,西澳大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称陨石撞击坑可能在
地球
早期生命起源和演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地质学家马丁是西澳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的助理研究员,研究结果显示
小行星
撞击坑中形成的热量需要数十万年才能完全冷却,因此这段时期被认为形成了一个理想的环境,为微生物的成长和演化提供条件。
另一位来自科廷科技大学西澳氩同位素设施的博士弗雷德·乔丹也参与了本项研究,他们探索了类似小行星高速坠入地球
大气层
后撞击产生的岩石和矿物,在太阳系中此类撞击坑具有共同的特点。科学家对芬兰一处直径为23公里,距今7600万年的火山口冲击熔化的岩石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撞击期间的温度可达数千摄氏度,可熔化部分岩层,并形成巨大的盆地。撞击坑在冷却的过程中是天然的热循环实验室,这为20亿年前地球早期微生物提供了起源和进化的初始条件。
马丁博士认为地球上存在185个公认的陨石撞击坑,其中有29个位于澳大利亚,全球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撞击坑被发现。小行星或者
彗星
撞击事件通常与大规模的毁灭和破坏相关联,但是这一过程也意味着重生,比如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的灭亡,为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诞生铺平了道路。研究人员发现5亿多年前在南澳大利亚坠毁了一颗小天体,其带来的辐射为第一个多细胞生命形式的诞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随后复杂的生命形式开始繁衍。
两位地质学博士正开展对大型撞击坑进行研究,显然这些地点是引人入胜的地质奇观,他们希望尽快对所有大陆的古老撞击坑进行调查,深入探讨地质因素对地球生命演化的影响,这项研究也适用于对火星生命的探索。
上一篇:
科学家首次精确测定出大质量黑洞的旋转速度
下一篇:
富翁公布2018年实施“火星飞掠”计划
科学论谈
是否真的有地外文明?
黑洞,白洞和虫洞
论地震的震源
宇宙的边缘在哪里?
关于上帝的那一脚
也论艾滋病
唯一的宇宙
水的生成条件及原因
我们所知的温室效应发生原因
磁场究竟是什么?
牛顿与苹果
相关文章
“双太阳”系统...
科学家发现低质量的双星系统更适合宇宙生命的诞生,有...
详情
·水晶头骨千古之谜
·首次发现水晶头骨
·为什么说月球比地球更圆?
·爱因斯坦
·柏林洪堡大学
·苏黎世工业大学
·玛雅人
热门导读
·科学家新解罗布泊之谜:古代西湖叠在东湖上
·调控下丘脑能延长寿命?
·全球生物多样性破坏速度远超预期
·科学家披露半年前小行星险些撞地球
·生物燃料技术促进交通业大幅减排
·蛇颈龙
·科学家计划将狼蛛毒液用于研制新一代止痛药
·小熊猫受惊四脚朝天表情萌 被封“表情帝”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