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自然科学

狍子

狍子又称矮鹿、野羊,属偶蹄目鹿科,体长100~140厘米,尾长仅2~3厘米,体重25~45千克。鼻吻裸出无毛,眼大,有眶下腺,耳短宽而圆,内外均被毛。
狍子
颈和四肢都较长,后肢略长于前肢,蹄狭长,有敖腺,尾很短,隐于体毛内。雄性具角,角短,仅有三叉,无眉叉,主干离基部约9厘米分出前后二枝,前枝尖向上,后枝再分歧成二小枝,其中一枝尖向上,一枝向后而偏内,角基部有一圈表面粗糙的节突,主干上同样有许多小节突。
冬毛为均一的灰白色至浅棕色。吻部棕色,鼻端黑色,两颊黄棕色,耳基黄棕色,耳背灰棕色,耳内淡黄而近于白色,耳尖黑色。额、颈和体背为暗棕而稍带棕黄色,下颌淡黄,喉灰棕,腹部淡黄色。四肢外侧沙黄色。内侧较淡。尾淡黄色,臀部有明显的白色块斑。夏毛短而薄。从咀到尾以及四肢的背侧都是纯黄棕色,背中线附近较深,腹面从胸部、鼠蹊部以至四肢内侧均为淡黄色。
狍子是东北林区最常见的野生动物之一,如大多食草动物一样,没别的本事,生就灵敏的听觉、视觉和嗅觉再加上快速的奔跑能力,使它们能够在弱肉强食的生物圈里得以生存和繁衍。   狍子的好奇心很重,见了什么都想看个究竟,碰见人就站在那儿琢磨这人是怎么一回子事;碰见车就盯着研究个没完,像个总爱研究事物的专家。
狍子多栖息在疏林带,多在河谷及缓坡上活动(海拔一般不超2400米),日渐多栖于密林中,早晚时分才会在空旷的草场或灌木丛活动。喜食灌木的嫩枝、芽、树叶和各种青草,小浆果、蘑菇等。春天像鹿一样经常到盐碱地面添食盐碱。一般由母狍及其后代构成家族群,一般3~5只。晨昏活动,以草、蕈、浆果为食。
西伯利亚狍分布于亚洲西伯利亚、蒙古、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华北和新疆等地区。欧洲狍分布于欧洲大部、高加索、小亚细亚等地,据说北非地区也有分布。

上一篇:老虎
下一篇:鬣羚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