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天文航天

巴耶恒星命名法

巴耶恒星命名法是由约翰·巴耶在其《测天图》中所提出的恒星系统命名法。根据这命名法,一颗恒星的名字由两部份所组成:
巴耶的《测天图》中的猎户座铜版画
前半部为一希腊字母,后半部则是恒星所处星座的属格。原则上一个星座之中最光的那一颗星就会被称为α,第二光的就会是β,接着就是γ、δ……如此类推。但实际上在很多星座中,α星未必就是光度最大的那一颗星,次序倒转并不罕见;甚至有些星所处的星座跟其名字所显示的并不符合。
有些星共同拥有一个巴耶名字,如一些双星、聚星。这些时候就会在名字中的字母後上方加上一个数字去分辨它们,如猎户座的π1、π2、π3、π4、π5与π6 Orionis。
由于许多星座中最明亮的恒星都被选定为α星,使许多人错误的认为拜耳是以恒星的亮度来排顺序。但是,在当时还没有办法精确测量恒星的亮度,传统上只能将恒星分为六级,在同一级内并没有相对的亮度顺序。拜耳也只是先列出一等星,然后是二等星。通常的做法是大致上依循亮度由头至脚(或尾)来排列(例如在大熊座的北斗七星)。
在英文,拜耳命名法通常有两种呈现的方式:完整的表示或简洁的表示,但在中文中就没有差别了,而且在引用时都会采用简洁的表示法。
虽然在拜耳系统中最常用的是小写的希腊字母,但还是要提一下系统延伸的部分:在24个小写的希腊之后,先使用小写的拉丁字母,然后才使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这些字母都很少被用到,但有个例外就是英仙座h(实际上是个星团)和天鹅座P。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