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考古发现

南海Ⅰ号

南澳1号位置图
南澳1号古船(Nan ao 1 ancient ship),简称“南澳1号”,是2009年09月26日在中国广东汕头市南澳岛县举行水下考古抢救发掘启动仪式上宣布对此前被名为“南海Ⅱ号”的明代古沉船进行正式更名,理由是根据考古精确命名惯例,以其发现地为名,也是结合当地政府和公众的意见和报请国家文物局同意的。
2007年,有渔民潜入南澳岛东南三点金海域的乌屿和半潮礁之间的海底作业时,无意发现了一艘载满瓷器的古沉船。5月25日、26日,南澳县云澳边防派出所根据线报,两次抓获非法打捞水下文物嫌疑人10名,查扣文物138件,其中10件是国家三级文物。经广东省文物鉴定站鉴定,这批文物主要为明代瓷器。
在广州打捞局的协助下,南澳沉船水下考古队绘制出外围文物分布图、沉船平面总图和沉船纵、横剖面图,获取了大量的影像资料,采集外围文物近800件,加上渔民上交的200多件,总数超过1000件,考古专家认为,这是继广东在阳江发现“南海I号”的又一次水下考古重大发现,并将此沉船命名为“南海Ⅱ号”。2009年9月25日国家文物局将“南海Ⅱ号”更名为“南澳Ⅰ号”。
“南澳Ⅰ号”古沉船长35米、宽8米,确认有货舱16个,2010年已对二号舱、三号舱、四号舱、五号舱内的文物进行发掘。据专家判断,“南澳Ⅰ号”的年代为明嘉靖至万历年间,瓷器主要来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民窑。
第一次打捞
2009年9月26日,“南澳Ⅰ号”水下考古抢救发掘项目正式启动。
2010年5月1日,考古发掘现场首次向媒体公布新出水文物后,到5月9日出水的完整或可复原文物累计已有千余件。
5月9日,“南澳一号”被定级为“2010年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一号工程”。
5月10日,有8箱文物出水,其中主要是陶瓷器,也有部分铁器、铜器等。
5月20日,“南澳Ⅰ号”2号舱文物首次出水。
6月11日,南澳一号出水最大的青花瓷器。截止到这天,共出水文物四千余件。
截止7月9日,共出水各类文物10241件。其中瓷器9711件,陶器131件,金属器100件(不含铜钱)。
第二次打捞
2011年4月23日,“南澳Ⅰ号第二次大规模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启动,至11月共出水文物9500余件,其中瓷器以福建漳州窑青花为大宗。
南澳县是一个海岛。在南澳岛东南三点金海域的乌屿和半潮礁之间,2007年,有渔民潜入海底作业时无意发现了一艘载满瓷器的古沉船。2007年5月25日、26日,南澳县云澳边防派出所根据线报,两次抓获非法打捞水下文物嫌疑人10名,查扣文物138件,其中10件是国家三级文物。经广东省文物鉴定站鉴定,这批文物主要为明代瓷器。
这片海域立即被监控起来,广东省文化厅紧急调集10名水下考古人员组成南澳沉船水下考古队,委派海洋救捞作业船舶赶赴现场,控制沉船点,并向国家文物局、广东省政府作了报告。
在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的协助下,南澳沉船水下考古队对沉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勘探,完成了水下摸探、采集和测绘工作,绘制出外围文物分布图、沉船平面总图和沉船纵、横剖面图,获取了大量的影像资料,采集外围文物近800件,加上渔民上交的200多件,总数超过1000件,并将此沉船命名为“南海Ⅱ号”。
结合考古勘探资料分析,初步判定该沉船的年代为明万历年间,船载文物主要为明代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间瓷窑生产的青花瓷器。
由于这是南海海域继“南海Ⅰ号”之后,发现的又一艘保存较完好,满载珍贵瓷器的古代沉船,为便于区分,2007年6月9日省文化厅主持召开的“沉船抢救保护工作汇报会”上,被正式定名为“南澳Ⅰ号”。
考古勘探资料证明,沉船保存较好,水深约27米,船体大部被泥沙覆盖。
根据暴露出来的隔舱板和船体上部凝结物的状态判断,古船处于正沉状态,方向接近正南北向,初步判断古船长度不小于25.5米,宽度不小于7米。古船的上层结构已不存在,但隔舱和船舷保存状况较好。由于船体表面覆盖有泥沙和大块凝结物,船体和文物受腐蚀和人为因素破坏较小,初步判断除船体中部的两三个舱体外,沉船其它部分及舱内船货保存较好。
经水下考古人员初探,沉船上船上货物散布范围长约28米,宽约10米,装载的瓷器至少有1万件,甚至多达6万件。
初步断定该沉船的年代为明万历年间,船载文物主要为明代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间瓷窑生产的青花瓷器。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