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环境保护

国家规划加码节能环保 合同能源管理进入黄金期

国务院日前全文印发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要求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严格落实淘汰落后产能,计划投资23660亿元用于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专家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在环保节能政策上不断加码,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迅速提升,相关概念股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从《规划》来看,2012年下半年节能减排的压力依然较大,未来节能减排领域的扶持将是政府稳增长投资的重点方向。
节能行业即将进入“黄金期”
《规划》指出,节能改造工程包括锅炉(窑炉)改造和热电联产、节约和替代石油、建筑节能等领域,目标要在“十二五”时期,分别形成7500万吨、1120万吨、6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则侧重加大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力度。其中,目标是“十二五”时期形成1000亿千瓦时的节电能力。
海通证券认为,对于节能服务类公司,行业即将进入“黄金期”。 “十二五”是节能服务行业产值、利润均快速增长的阶段,尤其看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
据了解,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企业处于发展初步阶段,在融资、经营等方面都面临着较多困难,在地域方面,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区,在全国范围内仍未有效推广。因此,政策的支持和推动对整个产业发展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目前,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由节能服务公司、设备提供商、融资方和客户四大主体构成,在政策的支持下,业内重点看好节能服务公司和节能设备提供商。随着合同能源管理相关政策的推广,节能服务公司和设备供应商将充分分享行业的高速增长。
业内人士建议,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将是重点关注和投资的对象,上市公司中这类相关企业多为中小创业板,因此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以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为重点的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将获得资金重点支持。相关公司天壕节能、天立环保、菲达环保等,有望受益。
多方面保障严格淘汰双高产业
此外,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严格落实淘汰落后产能也在《规划》中重点提出。重点淘汰小火电2000万千瓦、炼铁产能4800万吨、炼钢产能4800万吨、水泥产能3.7亿吨、焦炭产能4200万吨、造纸产能1500万吨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效研究中心研究员郁聪表示,中国高耗能产业占比过高,发展后劲不足。在“十二五”期间,规划高耗能行业产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等常规减排举措还将进一步推进。
在保障实施方面,《规划》明确,对违规在建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有关部门要责令停止建设,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贷款。对违规建成的项目,要责令停止生产,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有关部门要停止供电供水。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
以钢铁为例,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国务院“十二五”淘汰铁钢产能各4800万吨,但就目前来看,各地钢厂还是没有明显的动作,而以往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也使这次的淘汰落后产能披上一层“理想化的外衣”,减不减看动作,淘汰落后产能能否成为救市“稻草”,关键还是要看最终力度和效果。
下半年减排任务依然艰巨
值得注意的是,到2015年,全国将完成5056万千瓦现役燃煤机组脱硫设施配套建设,对已安装脱硫设施但不能稳定达标的4267万千瓦燃煤机组实施脱硫改造;完成4亿千瓦现役燃煤机组脱硝设施建设,对7000万千瓦燃煤机组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到2015年燃煤机组脱硫效率达到95%,脱硝效率达到75%以上。
郁聪表示,脱硝工程的落实主要有赖于脱硝补贴电价的完善。目前国家确定的14个省施行的脱硝电价补贴0.8分钱/千瓦时,是对先进发电机组的补贴水平,还有待确定全国范围内的脱硝电价补贴的标准和实施方案的出台。
海通证券分析人士认为,脱硝政策出台只是时间问题,行业面临爆发性增长。前端脱硝、后端脱硝,以及脱硝工程企业都将受益于行业的高增长。海通建议重点关注龙源技术、龙净环保等公司。
此外,“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上半年,一些地方主观上对减排要求有所放松,污染反弹、放松监管等现象开始抬头。此外,已建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带来的新增量偏大,新增减排措施规模明显不足等问题,令上半年减排完成情况不容乐观。
其中,减排中氮氧化物的减排难度最大。据环保部统计,2011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2404万吨,比2010年上升了5.73%,排放量不降反升,没有完成年初预定的要下降1.5%的目标,而2012年上半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仍然呈小幅度上升趋势,下半年的减排任务还很艰巨。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