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历史谜团

文革周恩来请江青看《红灯记》江青为何生气

公开放映的“文革”电影
说到看电影,就不能不说一说“文革”时期拍的“文革”电影。“文革”时流传着一则小道消息。说是周恩来请江青看电影,第一天是《红灯记》,第二天是《红灯记》,第三天还是《红灯记》。这下把江青看火了。这时周恩来说了,你看《红灯记》看了三天就不耐烦了,全国人民都看八年了。于是这才重新开始拍新的电影。
大概是在1973年的时候,出来“文革”时期拍摄的第一批电影,一共四部——《火红的年代》、《战洪图》、《艳阳天》和《青松岭》。在这四部之后,其他的电影也陆续拍了出来。这些电影无一不带着浓厚的“文革”色彩。
到了邓小平在“文革”期间复出,掀起了右倾翻案风,“四人帮”一伙就针锋相对地掀起了一股“反潮流”的运动。所谓反潮流,说白了就是颠倒黑白。那时的文化宣传部门差不多是完全控制在他们手上的,他们拍出了不少反潮流电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的内容越来越左,火药味也越来越浓。到了1975、1976年,随着《春苗》、《决裂》的上演,反潮流电影达到了一个高潮,但是,更高的高峰还在后面。
我们看《春苗》、《决裂》的时候还是十二三岁,充其量还没有上初二。讲实话,我们挺喜欢这些电影,特别是在刚看《春苗》、《决裂》的时候。喜欢它里头激烈的斗争、人物的冲突。但是对其中的所谓英雄人物则基本是不感冒,相反喜欢里头的反面人物,各种阶级敌人、坏分子。对自己身边的那些积极分子还喜欢用“想当春苗啊”、“好像龙校长啊”(龙校长,《决裂》中的主人公)这样的话来讽刺他们。
那时候我们住在部队大院里,营区范围很大,到处是树林草丛,真是孩子游戏的好天地。咱们在那里学地道战、地雷战玩游戏,宁愿挨打、挨炸都要做鬼子汉奸一派,而不做游击队一派。
说来,人性很容易被扭曲,特别是对孩子而言,你给他什么,他就接收什么,没有分辨力。但是人心底里对美对善的追求却不是那么容易被泯灭的。
多年后,我们这些当年的小毛孩子长成了大人了,谈起当年自己心目中偶像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喜欢“王芳”(《英雄儿女》中的女主角)、王晓棠等等那些富有女性柔美的女明星,就连《秘密图纸》中的那个女特务都有人喜欢。饰演春苗的李秀明不可以说不漂亮,但是在我们偌大的一个大院里,那么多的小孩,只有一个同学的哥哥说喜欢她。其实我们当年就知道他喜欢春苗,人们觉得他是个怪人。
这些斗争电影看多了,也把人看烦了。“文革”早期的电影,比如前面提到的四部还讲点生产,以生产为主,到了后来差不多全是斗争,——阶级斗争,两条路线的斗争。斗争胜利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这是“文革”电影的基本模式。以至于我们后来说到电影的内容时,都用一句话给概括了,“反正都是讲阶级斗争的”。到后来,看电影成了政治任务,工厂组织工人看,学校组织学生看。工人看电影,超过了工作时间还有加班费。有一回,一个单位发票看《决裂》,有人不想看,把票给了我,结果我拿到电影门口卖了两角钱。那时一张电影票就是两角到两角伍分。在当年的单位食堂可以吃一顿不错的午餐。
在这些电影看烦了的时候,我们特别盼望八一电影制片厂能有讲咱们解放军打仗的电影拍出来。日盼夜盼总算盼来了一部八一厂拍的《长城新曲》,这电影没上演之前听说是讲装甲兵的,那更是吊起了我们的胃口。好容易等到院里上演这部片子,我早早地去占了个位置,结果电影看了一半,连个装甲车的影子都没看到,原来电影里的装甲兵在喂猪。
在《决裂》之后,又上演了一部《小将》,是根据北京那个写《小学生日记》的黄帅的事迹改编的。这部电影是学校组织我们去看的,至于电影演了啥,一点都不知道,只在开场的时候看了一下那个女主角,不是我们喜欢的那种女孩,谁也没有再去看电影,就玩起了捉迷藏。只是散场的时候很遗憾,电影怎么这么快就放完了,我们玩得正开心呢。老师坐在位置上看电影,没有人管我们,男孩子差不多都在玩。电影里的学生在教训老师,座位上的老师再来监督学生学习怎么批斗自己,那老师是不是有病?看来我们的老师都没病,自然就不会有人来管我们了。
“文革”时期,教育战线已经给整得奄奄一息,这时候再来这么一部电影,对教师对教育更是雪上加霜。电影看完,回去还要写观后感。电影都没看怎么写?结果是大家胡乱抄一下也就了事。
《小将》这部电影上演的时间很短,没多久,“四人帮”就倒台了。
在周恩来逝世之后,不久就是天安门事件,邓小平接着就下了台。这时候社会上的各种风声都很紧,也就在这时候说是有两部重磅炸弹级的电影准备上映。这就是《反击》和《盛大的节日》。但是,没等它们公演,“四人帮”就被打倒了。后来这两部片子作为批判材料在大院内部放映了一回,那天我正好有事没看成。听看过电影的人回来讲,那电影纯粹是胡编。这两部电影的拍摄地就在广州,有许多地方都是我熟悉的。走资派省委书记的家,就是在广交会的花鸟馆里取的景。花鸟馆是广交会众多展馆中最豪华漂亮的,因为怕一般干部看了它变“修”,即便是在内部开放广交会时,一般都不开放,豪华程度可想而知。
那个时期有部电影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创业》。以今天的眼光看,它当然是极“左”的,但当年却被江青列举了十条罪状不给公演。导演张天民也是够本事,居然写信给毛主席进行申诉。毛主席看了电影说,虽然有问题,但还是可以公演,罪状竟有十条之多也太过分了。
这部电影公演后给社会带来很大的震动,让人感到振奋。以往的电影中的知识分子基本都是坏蛋,不是敌特就是为了个人利益丧心病狂的阶级异己分子,最好的也是落后分子。这部电影里的知识分子则是一个有爱国心的落后分子,最后也受到工人阶级的代表周挺杉的感召站到了工人队伍中。这电影一上演,人们就议论,是不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要改变了。当年我住的地方,还有我父亲工作的单位都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这部电影给他们的激励特别大。
我从小到大,不知看了多少电影,但很少自己到电影院里买票看电影。真正第一次买票看电影时已经到了1992年,为的是和女朋友约会。那时广州的电影票已经要20多块钱一张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