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考古发现

宁夏水洞沟遗址第2地点考古发掘新进展

水洞沟第2地点出土的石核。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课题组自2003年来在水洞沟遗址第2地点进行了4次发掘,揭露面积约100平方米,发现7个文化层,碳同位素及光释光测年数据表明主要文化层年龄集中在距今41000-20000年之间。考古人员发现了丰富的用火遗迹、大量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更为重要的是发现了用鸵鸟蛋壳制作的串珠装饰品和磨制骨针等文化遗物。
水洞沟遗址第2地点是水洞沟遗址群中的一个重要地点,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境内,地理坐标为38°17′56″N,106°30′07″E。遗址埋藏于黄河的一条小支流—边沟河的第2级阶地中,与第1地点隔河相望。该地点发现于1923年,是法国古生物学家桑志华(E. Licent)与德日进(P. Teihard)命名的水洞沟遗址5个地点之一,但当时并未进行发掘,其文化面貌不详。 
研究人员在水洞沟第2地点共发现用火迹象11处,分布于第1-4文化层中,各文化层用火遗迹皆未发现明显的建构痕迹,为原地平面堆烧,范围清晰,平面形状一般呈不规则圆形,直径在20-100厘米不等。用火痕迹周围与内部分布有大量的石制品与动物化石,尤其是动物化石的分布与用火痕迹的关系密切。虽然未发现明显的火塘构筑行为,但各处用火遗迹范围集中,且第2文化层的部分用火痕迹附近或内部发现烧石,研究人员推测应该属于有控制用火。 
水洞沟第2地点发掘出土石制品11648件,除第7文化层出土1件具有水洞沟第1地点特征的石叶石核外,其他石制品基本显示了中国北方石片石器工业的特征。原料以采自河滩的石英砂岩、燧石、白云岩等砾石为主。石核主要为简单剥片石核和砸击石核,剥片主要采用硬锤直接打击法。砸击法也是重要的剥片技术,砸击法从第5文化层开始出现,向上并逐渐增多。修理采用硬锤锤击法,且修理程度较低,各层石器类型皆以边刮器为主。 
第2文化层是最主要的文化层,石器数量多且加工精制,在石器原料的采集、利用和石器类型方面有鲜明的特点。首先该层存在一定数量的优质燧石,且部分石制品表面有着风化的燧石结核面,显示其并非来自河滩砾石;其次,部分石片具有较小的台面和突出的唇,在台面背缘存在琢磨痕迹等,显示古人类可能采用了软锤技术对优质燧石原料进行剥片;再次,该层存在加工较为规整的端刮器,但其毛坯主要为石片,不同于水洞沟第1地点主要以石叶为毛坯的端刮器。 
水洞沟第2地点出土用鸵鸟蛋壳制作的串珠70余件,皆发现于第2文化层。串珠多为完整或破碎的成品,基本不见半成品,表面磨光,形状为环形。部分鸵鸟蛋皮串珠上保留着红色赤铁矿粉。水洞沟第2地点北部火塘边缘发现一枚残断的磨制骨针。 
遗址出土动物化石比较破碎,多数长度在5cm以下。根据少量动物牙齿的初步鉴定,遗址存在的动物种类有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yi)或野驴(Equushemionus)、普氏羚羊(Gazella przewalskyi)等。 
文章第一作者陈福友说,“水洞沟第2地点是水洞沟遗址群的重要遗址之一,本项考古发掘为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提供了材料基础。水洞沟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交界地带,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同时该地区不同石器技术的发现,提供了研究人群交流及其与环境变迁互动的可能。水洞沟的石叶技术被认为是来自西伯利亚或者蒙古的,而其与中国北方石片石器技术的关系以及反映的生存适应方式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该地区已发现十余处旧石器地点,其多数分布在边沟河的两岸,不同地点之间的关系及其反映的人类行为组织模式也将是重要的课题之一”。 
该项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