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环境保护

青藏高原雪山融化严重 祁连山最美风景消失殆尽

全球气候变暖在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已经并且正在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
青藏高原雪山融化严重
青藏高原上,日渐消失的不只青海湖和三江源的雪,号称祁连山脉中最美丽风景的夏日“牛头山积雪”,也已经不见了。
青海省气象局的统计表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气温以每10年0.35摄氏度的速率上升,远高于全球每百年升温0.74摄氏度的速率。
然而比积雪消失更为严重的,是雪山的坍塌。2004年,不断爬升的温度导致青藏高原著名的阿尼玛卿雪山轰然崩塌。
高原的地下也在悄然变化。监测显示,沼泽湿地保护神,多年冻土层正在大面积消亡。专家预测,未来7年,青藏高原厚度小于10米的多年冻土将消失。
多年冻土是指在地表下一定深度内,地温持续两年以上处于零摄氏度以下的土层。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层的存在不仅可以提高地表土层湿度,利于植被、沼泽湿地发育,抑制荒漠化,还是控制区域水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冻土退化不仅可能使地表植物可利用水分大为减少,导致短根系植物枯死、生物多样性种群变异、植物退化、荒漠化趋势增强等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还会引发融冻泥流等地质灾害,威胁青藏铁路、公路以及沿线居民的安全。
而在青藏高原的腹地,气候变化给环境带来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发源于格拉丹东大冰峰(海拔6600多米)的河流向东缓缓流淌。这里是万里长江的正源沱沱河。在过去的30多年中,长江源头地区滋养这条大江的冰川面积整体减少近233平方公里,最近几年间,当地冰川锐减的势头仍在增大。
2009年,由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勘察院牵头做的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结果显示,从1971年到2002年的31年间,长江源区冰川面积减少了约68.13平方公里,而从2002年至2008年短短6年多时间里,长江源区冰川面积又急剧退缩了约164平方公里。
如果说前30年的冰川消融退缩速度令人吃惊,那么从2002年到现在,长江源区冰川消融的速度就已到了令人堪忧的地步。”
糟糕的情况遍及青藏高原。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过去30年的冰川退缩幅度相当于过去200年的退缩幅度。
温度攀升还使青藏高原的河流出现干涸。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曾经与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合作开展调查。研究人员沿环青海湖分界线进行了入湖河流调查,共调查到大小河流127条,其中有流水的70条,已经干涸的57条。
令措尼困惑的是,在许多河流干涸的同时,他家的草场却连续多年遭遇了洪水。措尼的家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年乃亥麻村,这里位于青海湖的一条主要入湖河流布哈河的下游。
措尼家的草场紧邻布哈河边,由于没有河堤的保护,每年七八月时的丰水时节,大面积的草场都要被洪水冲毁。
站在措尼家的草场上,记者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原来用来保护草场的网围栏现在已经处于河道的中央,河水不断冲刷过铁丝网。像措尼一样,居住在入湖河流沿岸的牧民几乎都遭遇过草场被河水吞噬的情况。统计显示,布哈河仅在刚察县境内每年就冲毁草场5000余亩。
洪水还威胁到河流附近的环湖公路的安全。刚察县水务局工作人员说:“08年我来看,河岸距公路还有5米,09就剩下2米了。今年加固了还好点,但是这样下去这条路底下就被掏空了。”
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的格尔木市,海拔2800,干旱、少雨、多风,气象记录显示,这里年平均降雨量只有30毫米至50毫米,蒸发量却达3300毫米,是青海省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不料今年6至7月,格尔木市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导致山洪暴发、多处引水渠道和引水设施被毁,格尔木河、那陵格勒河等多条河流堤坝出现险情,其中格尔木河上游的雪水河段出现千年一遇洪峰。“戈壁之城”格尔木当地的1.2万名群众被迫紧急撤离。
与频频发生的水灾、洪灾相对应的是,几乎每年的春耕时节,青藏高原的农业区却仍被干旱所困扰。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于新文表示,由于独特的地形地貌和环境特征,青藏高原已经成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的一个地区。
早在2007年,中国气候变化专家、前青海省气象局局长陈晓光就曾表示,青藏高原已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敏感区”和“启动区”。这意味着,全球变暖将在青藏高原最先、最显著的表现;而青藏高原的变化也将在很大程度上预示全国、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趋势。
“不管是雪线上升、冰川退缩,还是干旱、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实际上多是全球气候变暖的表现。而在这一背景下,气象灾害只能是更加频繁,强度更大。”
同时,由于冰川融化,过去10年,青藏高原大部分湖泊水位上涨。冰川迅速消融带来的大量雪水,有可能导致下游一些湖泊溃决,湖泊周围的牧草被淹没。然而如何拯救青藏高原上这些消失的冰雪和河流?
青藏高原雪山融化严重
今年10月1日,青海省开始实施中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地方政府法规《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办法》。
虽然办法明确了气候变化的责任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方政府也期待这部法律能够改变百姓意识,但是在很多气候专家看来,青藏高原的问题绝非一部法规能够解决:气候变化原因复杂、现象纷繁,绝非一时一地就能够见成效。而国际社会在应对问题上仍无法达成一致。因此,应对之路只能说是任重道远。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