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科技谜题

神秘超新星大爆炸之谜:两颗白矮星碰撞所致

据报道,目前,一支天文学家小组明确探测到引发400年前强大超新星爆炸的真实原因——两颗白矮星发生碰撞。
Ia类型超新星0509-67.5的形成之谜现已揭晓,是两颗白矮星碰撞形成
这项最新发现揭晓了数十年来1a类型超新星爆炸根源之谜,长期以来,天文学家认为两颗恒星是可能形成400年前1a类型超新星爆炸的“罪魁祸首”,其中一颗是白矮星——紧密垂死恒星,但此前科学家一直无法确定是否是两颗白矮星碰撞在一起导致此次超新星爆炸,还是一颗白矮星吮吸一颗伴星质量所造成的。因为以上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超新星爆炸。
目前许多置疑和猜测都已消除,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大学天文学家布拉德利-施哈弗(Bradley Schaefer)和研究生艾希莉-帕格诺塔(Ashley Pagnotta)使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超新星SNR 0509-67.5图像资料作为至关重要的线索,确定两颗白矮星碰撞在一起形成了此次超新星爆炸。
帕格诺塔将这项研究报告发布在1月11日召开的第219届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同时,该研究报告还发表在本周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2011年施哈弗和帕格诺塔在搜寻超新星SNR 0509-67.5残骸中的一颗伴星时获得了这项天文发现,该超新星残骸位于距离地球160000光年之遥的大麦哲伦星系。
超新星SNR 0509-67.5残骸的图像资料显示,该超新星残骸形成一个23光年直径的薄纱状红色气体泡沫,是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施哈弗将这些图片打印出来,作为一种标尺来测量评估该超新星残骸的中心,之后希望寻找一颗伴星,但是他们并未发现任何伴星存在的迹象。虽然整个处理过程仅用了半小时,却解答了数十年以来的谜团。他描述这一过程是“典型的灵感时刻!”同时,施哈弗强调称,当然这项研究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探索,球状超新星残骸爆炸唯一来源是一个曾经彼此环绕的伴星,目前第一步现已证实这一点。
为了精确计算超新星残骸的中心,他们需要更多的标尺,施哈弗和帕格诺塔使用三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其来源,并且这三种测量结果均显示来自同一个太空区域。
施哈弗解释称,如果这颗伴星是一颗白矮星,两颗星体之间的碰撞将使它们都消亡,但是一颗主序星的残骸仍将保留下来,它将不再环绕已被摧毁的白矮星。他和帕格诺塔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错误数据盒”,基于最糟糕情况下的恒星类型,以及这些恒星将穿越的最远距离,之后他们对这些数据之外的信息进行搜索。他们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中研究分析了比最昏暗星体模型昏暗50倍的恒星。
出人意料之外的是,该环状超新星残骸中心存在着一个无定形结构的天体,研究小组的第一直觉是它可能仅是一个背景星系,正好位于超新星残骸中心的视线之中。施哈弗解释称,一个伴星必须拥有一个点状来源。
研究人员在该中心区域进行光谱分析证实这仅是一个巧合,但施哈弗确信该结果是不相干的。他说:“它看上去像一个背景星系,并且从一些数据分析来看也像一个背景星系,因此我认为它是一个背景星系。”这是邻近超新星残骸中心的唯一天体,并不存在任何点状来源显示是恒星残骸。
缺乏伴星残骸是超新星SNR 0509-67.5爆炸形成的证据,该证据表明超新星爆炸原因并不与一颗白矮星和一颗主序星结合有关,这种结合方式被称为“单退化系统”。从而天文学家仅认为有另一种理论成立,这就是“双退化系统”,是指两颗白矮星发生碰撞构成的体系。
施哈弗说:“这是首次我们获得一个具有决定性的答案,我们淘汰排除了超新星SNR 0509-67.5的单退化系统形成原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