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自然科学

暮春时节成群候鸟迁徙搭起“南北大陆桥”

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在他的电影《鸟的迁徙》中诗意化地说,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个关于回归的承诺。而在科学家看来,迁徙是动物一种生存的本能,而这种行为经历了亿万年的进化而被选择,最终固定下来。
夜间飞行
候鸟如此执着,令我们感动的是:生命的延续竟可以如此坚韧。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的这首诗,形象地说明了在中国人眼里,家燕总是和春天的到来紧密联系在一起。
家燕是一种相对较小的迁徙鸟类,其独特之处在于它们迁徙途中,能像马拉松运动员接住扔来的饮料一样,成功地捕获昆虫而不偏离原定的迁徙路线。埃莉氏隼作为一种食肉猛禽,沿着海岸线从非洲北部向非洲东南部迁徙。这种候鸟可谓是迁徙大潮中训练有素的杀手。它们在海岸线的空中整齐地排列成一行,截击其他迁徙候鸟中较为疲惫的个体。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了候鸟的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宫女曾将红线缚在燕子的腿上,用以证明来年燕子是否重回故里。秦朝的《吕氏春秋》中记载“孟春之月雁北”;东汉的《礼记·月令》有“仲秋之月盲风至,鸿雁来”的记录;在唐、宋、元等历代史书中也有类似记载。
据专家介绍,候鸟的迁徙路线各不相同,但大都呈南北方向。这是由于在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
科学研究表明,在全球共有三大鸟类迁徙区,也称为三大“南北大陆桥”。分别是: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就中国季节性南北迁徙的候鸟而言,其迁飞途径大致可以分为西、中、东三个候鸟迁徙区。其中在西部迁徙区迁飞的候鸟中,一部分可能沿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脉向东南方迁徙,另一部分可能飞越喜马拉雅山至尼泊尔、印度等地区越冬;中部迁徙区的候鸟可能沿太行山、吕梁山,越过秦岭和大巴山区,进入四川盆地以及沿东部经大巴山东部到华中或更南地区越冬;东部候鸟迁徙区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东部。这里的候鸟可能大多沿海岸向南迁飞至华中或华南,甚至迁徙到东南亚、大洋洲等地区。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