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科技中国

地表各大陆的生成与其时间顺序(五)

根据昆仑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的走势可以看出它们此时地壳的地理坐标为基本表现的,而从其质量上看造陆点已经可以长时间的停留而说明地球开始进入稳定存在期,由于喜马拉雅山脉与昆仑山脉相隔,这表明于此期间又曾发生过一次造陆点转移活动,也就是说又曾发生过天体活动,而这种活动同样也会造成地表生物的严重损害,由于间距较大,此次活动质量也较大,而这个时间与恐龙灭绝有关,它们的时间表吻合,由此可以大约断定恐龙最后的被灭绝应该是由于小规模天象活动发生造成的。
造陆点向喜马拉雅地迁移的途中也有落脚点,即唐古拉山脉与冈底斯山脉,只是于此时间停留的较短暂,使这两大山脉系发育质量也低,直到到达喜马拉雅山脉地点为最后的停留,此点以青藏高原为新高原,并还在发育的表现上表明它们为最近时间造陆活动形成的,同时,也因为距离云贵高原较近,使横断山脉生成,横断山脉不属于造陆点造陆,而应属于“挤迫隆起”的断层山脉。
而中国主要山脉则为典型的熔岩流交汇力点带“顺势”而生的山脉,与美洲大陆山脉不同。由于亚洲的主要山脉造陆点都集中于中国,所以亚洲的造陆活动是以中国为中心发育、发展的。对应的澳洲大陆由于为南半球,不但在整体面积上小于亚洲,在角度上也远远的低于亚洲,同时也不具有典型的造陆山脉系。
中国也正是由于这种造陆点的走势使四大高原依次产生,首先为云贵高原,然后为东北高原、西北高原、黄土高原、最后为青藏高原,只是由于长白山脉与大兴安岭山脉相距较近,使东北高原面积小,高度低被排除为高原,其实应该计算在内,为五大高原。
由于青藏高原现在始终在发育,其地势越来越高,昆仑山脉的发育也极好,这两大山脉地势高于东部地区,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势,其河流也顺此地势的朝东流动,如世界著名的黄河与长江。
由于西部高原还处于发育上升状态,也造成该地区水流量越来越枯竭,这是因为地下水位与表面的差越来越大,使之与地表水由于距离越来越大能够加大蓄水量,导致地表水内渗不易存留,同时又落水量低,终至水源逐渐枯竭,而这种趋势则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因为我们不能阻止“苍海桑田”地质活动的发生。
而如果以长远的眼光来看,(时间段应在至少几万年以后)那么这些地区将不再适合人类生活与居住。
由于亚洲与澳洲大陆组块都还处于发育期,也许较长时间段上都将处于发育状态,使它们的领地面积则会越来越大,这种表现第一个后果就是海洋面积在缩小,使海平面在上升,我们总是认为海平面上升是南北两极冰雪因气候变暖,这种单一的看法并不全面,必需考虑到陆地发育的因素,也就是说海平面升高由于只考虑到气候因素,则事实的夸大了气候因素的负效应,而忽略了地质变化因素。
造陆活动所产生的地质断裂带不同于地震产生的断裂带,这是不能混淆的,一般的造陆活动所产生的断裂地具有质量大、范围广的特点,而地震断裂带一般的都质量小、范围窄。
地震断裂带虽然可以产生却并不表示这里始终都可以使地震活动发生,因为地震活动的发生必需具备两大基础条件,一个是容易使地震活动发生的“气体震源体”的存在,包括再次集中的震源,第二个则需“引发源”的产生,二者缺一不可,比如唐山大地震,其震源体应该为煤气,即瓦斯煤气体,而当它们引发了地震后,已打通了与地表的联系通道,使其不太容易大质量的积累。随着煤层不断的开采,煤量的减少,必然的也使煤气产生量下降,所以再次爆发地震活动的概率必然大大降低,而有些对唐山再次爆发地震的预测,由于不了解以上的认识,所以是不准确的,事实表明了以上认识的准确性。
所以地震地裂带只表示这里曾经发生过地震活动,如果没有以上两个基础条件具备的话,则不再会发生地震,只是该处有可能成为“引发原”辐射物质的通道,这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如果引发源辐射量过大时,也会引起地质活动,却不会为较大规模的地震,因为它终不是震源体的活动,质量上远不如震源体的暴发效果。
如果这些地区再次爆发地震则表明该地下还可以使震源体形成,需进行探测来得知震源是否在形成,由此可预知其能否发生地震活动,这应该是预测地震活动能否发生的技术,也应该是最直接的技术,再根据太阳活动质量的变大,能够预知引发源可能产生的位置情况下,则可以较为准确的提前预知地震能否发生及发生的大约时间表。
日本地震活动频发则应该是存在断裂带造成的,它应该是大陆长白山与大兴安岭山脉造陆活动的断裂带,因此质量大些,并与地下熔岩流有所接壤,也因此必然的存有熔岩气体,包括硫磺气等,它们也可以为震源体,因此使日本能够经常的产生“震源”,由此会具备了暴发地震活动的基础,这应该是日本地震频发的基本原因。
地震的震源还应该包括地下熔岩气体这种因素,当然包括火山活动频发地区该种气体的集中存储情况了,这应该也是地震活动点与火山活动相伴的原因。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