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考古发现

黄鼠

黄鼠体型中等,略似家鼠,但眼大而突出;外耳退化,仅留残迹;四肢均衡,前爪锐利,中指尤其发达,是挖洞穴的有利工具。
黄鼠
黄鼠主要栖息于森林草原、荒漠平原、半荒漠草原,少数种类如长尾黄鼠可分布到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本属种间体型差异较大,最大者为北美大黄鼠,体长43~54厘米,尾长17.4~26.3厘米;最小者为北美小黄鼠,体长16.7~23.8厘米,尾长3.2~6.1厘米。毛色差异亦甚显著,尤其在北美洲,不少种类具有明显的斑点或条纹。 黄鼠属在中国分布有6种,其中达斡尔黄鼠广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体型较小,尾短。眼大而突出,因偷食农作物,故有大眼贼、豆鼠之称。出洞后善直立瞭望。活动范围一般不超过100米。除发情交配期外,喜单独栖居,洞穴构造复杂。一般9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冬眠。每年繁殖1次,春季发情交配,妊娠期约28天,每产6~8仔。以草本植物的绿色部分为食,亦吃农作物的幼苗,有时吃草根和某些昆虫的幼虫。黄鼠危害农作物,破坏牧业草场,又是鼠疫菌的主要携带和传播者,为重点杀灭对象之一。

上一篇:腕龙
下一篇:雷龙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