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地球物理

德新型海底观测站可实现大面积长时间观测

由德国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GEOMAR)研发的“模块化多学科海底观测站”(MoLab)于26日首次投入使用,将在未来4个月内对挪威北部的冷水珊瑚进行大面积科学观测和研究。
长期现场观测是当代地球科学研究的要求,因为只有通过过程观测才能揭示机理,但一直以来海底观测都有一个瓶颈,科学家们很难同时兼顾时域和空域。如果以实验船为基础,进行大范围的海底观测,某一点的观测数据会因实验船耗费昂贵而局限在较短时间内;但如果在海底安装定点观测设备,往往又只能得到单点的数据,无法了解一个区域的情况。不过这一难题正在得到解决,位于基尔的德国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研发了一种新型海底观测站,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对海底进行大面积长时间观测。
这一名为“模块化多学科海底观测站”的观测系统主要由一个主海底着陆器(MLM)、3个卫星海底着陆器(SLM)、3个涡流相关模块(ECM)和2个锚固模块(VKM)组成。观测站的各个模块通过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安装到海底,各模块通过水下声学遥测与中央通讯模块相连。
该新型海底观测站可以根据不同的科研需求配置不同的实验设备,其集成的基础就是中央通讯模块。此次科学考察的首席科学家奥拉夫·普凡库赫博士在谈到新系统的特点时表示,该模块与所有海底的其他测量设备进行通讯,通过它科学家们首次可以同时从多个海底设备获得同步和连贯的数据。由于不需要复杂的海底电缆连接,观测站各个模块之间没有必要固定在一个小的区域中,整个海底观测站可以通过一个中型的科研船安置、回收或在实验过程中重新布置。而在海底的具体安装工作则由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新研发的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PHOCA来完成。
至于为什么要研究靠近北极地区的挪威北部海底的冷水珊瑚礁,普凡库赫博士说,通过新型海底观测站,海洋科学家可以经济灵活地研究海底和近海底水层中不同因素之间的长期相互作用。海洋和海底没有过程是独立的,海底的形状会影响洋流,而洋流影响养分运输,与之相伴的生物体则在它们死亡之后沉积形成新的海底。如果我们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就需要了解所有这些进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作用。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