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自然科学

沙丁鱼

沙丁鱼,鲱科某些食用鱼类的统称,尤指沙丁鱼属(Sardina)、拟沙丁鱼属(Sardinops)和小沙丁鱼属(Sardinella)的种类。沙丁鱼一名也指制成油浸鱼罐头的普通鲱(Clupea harengus)以及其它小型的鲱或鲱状鱼。
沙丁鱼
体延长、侧扁。一般体长为14-20厘米、体重20-100克。体被大圆鳞,不易脱落。体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两排蓝黑色圆点,上排斑点不显著,下排斑点一般为6-9个,多数为7个。腹部具棱鳞。体被圆鳞,无侧线。沙丁鱼属和拟沙丁鱼属的鳃盖骨上有显著和不显著的放射形隆起线,而在小沙丁鱼属的鳃盖骨上则无隆起线,但在肩带前方具两个皮质突起。
沙丁鱼属仅沙丁鱼 (Sardina pilch-ardus)1种,又分成欧洲沙丁鱼(S.pilchardus pilch-ardus,主要分布于欧洲沿海和非洲西北岸)和地中海沙丁鱼(S.pilchardus sardina,主要分布于地中海)2个亚种。拟沙丁鱼属共有5种,即: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melanosticta,分布于日本本州东部、九州西南部、日本海和对马海峡,在黄海北部有时也可捕到)、加州拟沙丁鱼(S.coerulea,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沿海和加拿大西部)、南美拟沙丁鱼(S.saax,产于南美洲的智利和秘鲁沿海)、澳洲拟沙丁鱼(S.neopilchardus,产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和南非拟沙丁鱼(S.ocellata,分布于非洲南部、安哥拉和纳米比亚等地沿海)。小沙丁鱼属种类最多,共有20余种,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各海区的就有16种,如长头小沙丁鱼(Sardinella loniceps)、金色小沙丁鱼(S. au-rita)、鳞小沙丁鱼(S.fimb-riata)等;太平洋东部有3种,即艮带小沙丁鱼(S.sto-lifera)、巴拿马小沙丁鱼(S.thrissina)和大眼小沙丁鱼 S.macrophthalmus);大西洋西部也有3种,即金色小沙丁鱼、巴西小沙丁鱼(S.brasiliensis)和百慕大小沙丁鱼(S.pinnula);大西洋东部有4种,即金色小沙丁鱼、马德拉小沙丁鱼(S.maderensis)、厄巴小沙丁鱼(S.eb-a)和喀麦隆小沙丁鱼(S.cameronensis)。中国沙丁鱼类主要为小沙丁鱼属约10余种,以金色小沙丁鱼和裘氏小沙丁鱼 (S.jussieu)产量较高。
沙丁鱼为近海暖水性鱼类,一般不见于外海和大洋。它们游泳迅速,通常栖息于中上层,但秋、冬季表层水温较低时则栖息于较深海区。多数沙丁鱼的适温在20~30℃左右,只有少数种类的适温较低,如远东拟沙丁鱼的适温为8~19℃。沙丁鱼主要摄食浮游生物,因鱼种、海区和季节而异,成鱼和幼鱼也有不同。如金色小沙丁鱼成鱼主要摄食浮游甲壳类(包括桡足类、短尾类幼体、端足类和糠虾),也摄食硅藻;幼鱼除摄食浮游甲壳类幼体外,也食硅藻和甲藻类。金色小沙丁鱼一般不作远距离洄游,秋、冬季成鱼栖于70~80米以外深水,春季,沿海水温升高鱼群向近岸作生殖洄游。仔、幼鱼化后在沿海索饵成长,夏季逐渐随南海暖流向北洄游。秋季表层水温下降,遂向南洄游。至10月以后鱼体已成长至150毫米以上时,由于沿海水温降低而逐渐转栖于较深海区。
小沙丁鱼属在1龄或2龄开始性成熟,春、夏季为生殖期。怀卵量随种类和个体大小而有变化,多半在10万粒以下。卵球形,浮性,成熟卵径约0.6~0.9毫米,初仔鱼长约2.3毫米。
远东拟沙丁鱼是沙丁鱼中产量最高的鱼种。分布于日本近海,可分为4个群系,即太平洋群系、日本海群系、足褶群系和九州群系,其中以前两个群系较大。远东拟沙丁鱼的产卵场位于日本诸岛的近海,黑潮和沿岸水交汇的海域,但各海区、各群系的资源量及主要产卵场位置时有变化。怀卵量通常为27000~84000粒,产卵适温12~19℃。生殖在半夜进行。在17.5℃水温下,受精卵经56小时化。化期和仔鱼期的死亡率甚高,受精卵在化时已死亡70%,到受精后约50余日(仔鱼全长约17毫米)时存活率不到1‰。仔、稚鱼期主要摄食桡足类的无节幼虫。稚鱼至幼鱼期逐渐增加植物性饵料(硅藻等),但主要饵料还是浮游动物。在产卵场附近索饵生长的幼鱼长大到8厘米以上时于夏、秋季(6~10月)北上进行索饵洄游,秋季北方水冷,又逐渐南下。2龄达到性成熟,体长约212毫米,体重约116克。
沙丁鱼群
80年代初期世界沙丁鱼产量高达1000万吨以上。中国东南沿海有丰富的沙丁鱼类资源,约在400年前已有开发的记载,但生产规模很小。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福建、广东沿海采用灯光围网作业以后,产量才大幅度上升。捕捞沙丁鱼的有灯光围网、流刺网、大拉网和定置网等,有时也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附近的海面上,常常可以捕到大量的沙丁鱼。奇怪的是1951年沙丁鱼的年产量突然从50万吨下降到3000吨。后来查清了减产的原因,是由于水温突然下降所造成的。六年以后这里的水温又上升,沙丁鱼的产量又明显地提高。
其实沙丁鱼以前只认为是一种味道鲜美的海鱼。在80年代初,联合国组织的医疗专家在世界食物卫生普查中发现。沙丁鱼中含有能防止心血管病的廿碳五烯酸。还含有核酸、牛磺酸及硒等多种营养成分,药用价值非常高,堪称医药中的瑰宝。

上一篇:小鳁鲸
下一篇:八目鳗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