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考古发现

探访榆社古生物化石遗迹

“掏开泥土沙石,捡回那种乳白色的"骨头",然后换来几毛、几块……”1月8日,榆社县任家垴村的任运生说起40年前的亲身经历,颇感遗憾:“那些东西都是几百万年,甚至更久远的时代留下的化石,当时不懂啊,就那样卖了。” 
40年的时光,在地球纪年中,如同白驹过隙。日前,包括银郊、云竹湖、云竹、任家垴4个景区,巴掌沟、沤泥凹、郝北3个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区,总面积达73.34平方公里的榆社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正式揭牌成为省级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 
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过怎样的传奇?中外瞩目的“化石之乡”现状如何?1月8日、9日,记者赴榆社县进行探访。 
散落民间的“龙骨” 
一根颇似羊角的完整原大羚角,几块布满花纹的“龙牙”……1月8日上午,榆社县郝北镇任家垴村的任乃平一回到小院,便打开了杂物房,将自己的收藏一一展示给记者看。“近年来,人们还会在耕田、种地时,挖出一两块龙骨。但大多数,都是多年前从农田、土坡、河槽中淘挖到的。”任乃平说。 
这根圆圆、长长的“石骨”,比普通的羊角要重许多。略带斑蚀、严重钙化的表皮,表明这既非一根普通的骨头,也非造型奇特的石头,而是一根历经最少500万年的原大羚角的化石。 
原大羚,拉丁文名Protorgx sp,体长1.4米,肩高1.2米。按照专家提供的资料,其为生存于晚中新世即1200-500万年前的草食动物。 
对于这些大大小小的化石,榆社县人统统将其称为龙骨。说起这根“龙骨”,任乃平满脸的兴奋。8年前的一天上午,他赶着耕牛到村中一个叫“福泉凹”的田间种玉米,铁质的犁头被什么东西挂了一下,犁头被打破了,他正觉得晦气,却意外地发现,在泥土中露出了一块白白的骨头。擦拭一番,任乃平乐起来:“这可是一块完整的角形龙骨。”“龙骨是化石的俗称。”榆社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副主任赵佩璜谈道,“它是远古地球上各种动植物的遗体和遗物被深埋到地下之后,在与空气隔绝不再氧化的条件下,由地下的各种矿物质填充交替而逐渐形成的石质的动物或植物的实物遗存。化石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价值,它是研究地球演变、气候变化、生物进化、人类起源的重要实物资料。” 
任家垴村村委主任任运生家中,至今收藏着一颗“龙牙”。细观该“龙牙”,方方正正,长有一寸多。正上方方形的面上,是曲曲折折的花纹,极为漂亮。拿着“龙牙”,任运生的话匣子打开:“在任家垴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块龙骨。”村民们了解龙骨,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当时,太焦铁路刚刚开工。一天,在任家垴与王宁村之间的一个隧道内,施工方挖出了一个如同鲸鱼一般遍布纹路的大龙骨,周边村庄的群众将其称为“鱼化石”,纷纷前往观看。“这实际上并非鱼类,而是一块两只大唇犀首尾相顾,叠在一起的大型化石。该化石发现后,即被文物部门收回,至今展在榆社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中。”赵佩璜说。 
大唇犀生活于中新世的亚欧大陆,一度非常繁盛,甚至成为当时数量最多的草原植食动物。但在晚中新世,大唇犀突然衰落直至灭绝,其原因至今不明。任家垴附近发现的这个龙骨,最终被专家还原为一次地质变迁中,两只正在一起争食或嬉戏的大唇犀突遇灾难,来不及分开,最后成为亘古遗迹。 
赵佩璜谈道,类似小型、中型的龙骨,在榆社县,不仅任家垴村,云竹、银郊、桃阳、巴掌沟、沤泥凹等众多村庄的居民手中也有收藏。 
“化石之乡”的百年风云 
榆社化石的发现,缘起于上世纪初。 
多少年来,榆社人有用“龙骨”止鼻血的习惯,谁家的孩子出鼻血了,人们用刀子在偶然挖出的“龙骨”上削点碎面儿,鼻子一吸,血马上就不流了。 
上个世纪初,榆社县萁城镇潭村,有一位乔姓药材商人,便一直将这些“龙骨”运往上海等地,卖给当地的药店做药用。一天,乔老板运至大上海的“龙骨",被瑞典的化石专家安德森发现。金发碧眼的安德森并未说明化石的珍贵,而是提出“有多少货,要多少”。 
500万年的沧海桑田就此被唤醒,但沉睡的化石等来的是一场劫难,一批批化石被安德森低价收到手中后,他依旧不满足。 
1918年的一个黄昏,安德森多方打听后,带着助手来到了榆社。憨厚、好客的村民们热情地带着他,在这儿抠抠,那儿砸砸。之后,安德森带着大批在村民们看来不怎么值钱的“破骨头”“烂石头”,回到了瑞典。很快,榆社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出现在诸多学术刊物上。随后,法国人、美国人等纷纷来到榆社,开始了疯狂的搜寻。 
1931年,国民政府地质调查所技工刘师固在得知榆社有化石后,第一次以中国人的身份,发表了关于榆社化石的论文。1932年7月,法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教授和新生代研究室主任杨钟健博士专程来到榆社,采集了大批各类化石,制作了地层剖面,并发表了专门的学术论文。 
世界古生物界轰动了。以后长达十年之久,国内外专家、学者不断来榆社,收集、考察化石,也是在这一时期,大量的榆社化石流入了原北疆自然博物馆(如今的天津自然博物馆)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时至今日,除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外,美国,英国,法国,瑞士、瑞典、俄国等,都收藏有大量的榆社化石。这些化石,大多是通过非正常途径流入这些国家的。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榆社化石的研究更加系统、全面。榆社县国土局局长刘利平在他的一份关于古化石的介绍中提道:“多年的研究、发掘,专家们发表的论文和专著数以百计,研究范围涉及化石、地层、古生物、古地磁、古气候、古地理环境等各个门类。这些研究成果成为人们了解榆社化石,研究保护、宣传开发榆社化石,普及地学科学知识等的重要资料。” 
采访中,记者得知,榆社不仅有丰富的化石资源,也有形态各异、美不胜收的土林,这些均在国际上填补了“保德期”与传统“静乐期”之间缺失的、距今540-340万年间的标准地层剖面。 
2006年,榆社县有关部门在收集、整理化石资料后,层层申报,对化石地域进行保护。次年,经山西省有关部门批准,榆社多个地域被定为省级古生物地质公园。2011年,榆社古生物地质公园被国土资源部批准,成为资源保护类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当年,榆社县完成了地质公园“十二五”科普规划,上报国土资源部。 
如何保护是个新课题 
走进任家垴村,村北山巅上的空地上,一棵有千年历史的古槐尽管枝干苍苍,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村中崖头下的一个土窑内,一处百余年的古老油坊,仍留着昔日人们榨油用的辘轳和大梁上吊着的两个各重五百斤左右的石锁。村头村中,还有两处年代久远的古庙。
任运生说,1973年,太焦铁路建设时,任家垴一带挖掘“龙骨”的人也有很多,“因为各地来榆社收购"龙骨"做药的人有很多”。每天早上,当年24岁的任运生就和村民们一起,拿着铁锹、铲子,一起到南河湾挖龙骨。那时,村民辛苦一年收入不到百元,而一块如成人两个拇指大小的完整“龙牙”,就可卖到一到两元。稍稍成型的龙骨,则可以一次换回十元甚至几十元。就是那些被侵蚀坏的小碎龙骨,价格也在几毛钱不等,“已经有十多年了,再没人来买了。”任家垴村原先有480多人,目前大部分青壮年搬到城镇生活,村里眼下不足200人,大部分是老人和妇女。 
任家垴村周边,地质也很奇特:上层红土、黄土,中层胶泥,再下面是石头。当地人用红土和煤屑做煤泥,黄土种地打土墙,而胶泥中则会屡屡发现“龙骨”。成片成片的连绵大山中,至今仍不知埋藏着多少“龙骨”。 
在榆社县云竹镇桃阳村、西马乡沤泥凹等历史悠久的村庄,记者向村民一打听“龙骨”,便有人带记者到他们家中看“龙骨”“龙牙”等。沤泥洼一位居民谈道,就在前些年,他们村的一位村民,还无意间挖出过一根长2.5米、直径30多公分的象牙化石。 
目前,榆社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被分为银郊、云竹湖、云竹、任家垴4个景区,和巴掌沟、沤泥凹、郝北3个地质遗迹保护区。据悉,该县已在这些地方划定了区域加以保护,并将安设地桩,详细标出经度、纬度,以供专家考察。
那么,榆社县的化石分布有多广?当地的一份资料显示,该县60%的地域遍布大量哺乳动物等化石。“如今被确定为地质公园的多处地域,至今还埋藏着古老年代的各类化石,其中不止有500万年到100万年前的,甚至还有两亿年前的肯氏兽。当然,如果不是专家,很难发现。”榆社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副主任赵佩璜表示,“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化石,更好发挥它们的价值,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