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精彩专题
科技中国
奇闻奇观
科学论谈
生命医学
环境保护
天文航天
考古发现
科技谜题
历史谜团
自然科学
科技先驱
地球物理
您所在的位置:
天文航天
揭宇宙“恒星工厂”:形成于大爆炸后10亿年
据报道,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恒星形成的起始阶段比理论上的要更早一些,大质量星系中开始集中启动“造星运动”大约在宇宙
大爆炸
后的10亿年左右,这项研究也改变了我们对宇宙以及恒星演化史的认识。科学家对26个星系进行观测后发现,其中存在较多的年龄偏大的恒星,星系的平均年龄在120亿年左右。图中显示的为NGC 3324星系,由欧洲南方天文台拉西拉站2.2米径望远镜拍摄,广域成像仪捕捉到该星系中恒星形成区,其中映衬着蓝色和白色的恒星发出强烈的辐射。
宇宙中拥有庞大数量的恒星,而它们的形成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最新研究认
为大爆炸后的10亿年,恒星开始集中诞生
根据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华金·维埃拉介绍:“这些星系的质量较大,在尘埃云背后是正在形成的恒星世界,这是星系中恒星形成最活跃的地方。”本项研究发表在周四的《自然》期刊上。星系中大规模形成恒星仅仅在宇宙大爆炸后的10亿年,这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快很多。显然当时在早期宇宙中出现了一个恒星婴儿潮,而现在恒星形成速率正在发生下降。早期环境中的恒星形成速率之所以快,是因为那里存在较大的冷气体,比现在宇宙中的原始物质要丰富很多。
新落成的阿塔卡玛望远镜阵列有助于观测遥远恒星世界的演化进程,此外,位于
南极
的望远镜也可以发现遥远宇宙的高红移天体,而且引力透镜也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可将遥远星系通过前景星系团的巨大引力改变光线路径,形成放大效果。研究人员已经通过阿塔卡玛望远镜阵列观测到红移值为5.7的天体,预计下一步将发现红移为6.0的天体,进而发现在宇宙诞生后的第一批大规模演化出的恒星群。阿塔卡玛望远镜阵列也可以用于暗物质的研究,推算出暗物质的量,即我们只要通过引力效应就可以揭示暗物质在恒星爆发式形成时期所扮演的角色。
上一篇:
揭太阳风加速能量起源之谜:可打造光压飞船
下一篇:
研究称“上帝粒子”获新证据支持 仍需时间检验
科学论谈
是否真的有地外文明?
黑洞,白洞和虫洞
论地震的震源
宇宙的边缘在哪里?
关于上帝的那一脚
也论艾滋病
唯一的宇宙
水的生成条件及原因
我们所知的温室效应发生原因
磁场究竟是什么?
牛顿与苹果
相关文章
“双太阳”系统...
科学家发现低质量的双星系统更适合宇宙生命的诞生,有...
详情
·水晶头骨千古之谜
·首次发现水晶头骨
·为什么说月球比地球更圆?
·爱因斯坦
·柏林洪堡大学
·苏黎世工业大学
·玛雅人
热门导读
·关羽
·我国科学家绘制完成毛白杨基因组序列框架图
·科学家发现不含色素的“最蓝果实”
·神奇细菌TU-103能利用纤维素产丁醇...
·乘坐气球抵达太空边缘旅游 只需11万欧元
·月球之谜——月球表面呈玻璃球状体之谜
·经典力学
·新型病毒类似SARS可致命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