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生命医学

科学读梦,能否成真?

“读梦”,是人类自古就有的愿望,因而中国有《周公解梦》,西方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时至今日,科技将“读梦”更推进了一步。日前,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由艾米丽·昂德伍德撰写的新闻分析《怎样构造一架“读梦机”》。文中称,日本京都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计算神经科学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找到了“阅读”人类梦境的方法—堀川友慈带领的研究人员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来解开大脑潜意识中的秘密。他们宣称已开发出一种读梦程序,在实验中读取梦境内容的准确率高达60%以上——
成果:横空出世的“读梦机”
“读梦机”的主体是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科学家通过分析脑电波的成像,从而推测出睡眠者所做的梦是什么。
简单地说,实验过程是这样的。研究人员招募了3名20岁至39岁的男性志愿者,参与为期10天、每天3小时的“读梦”实验。在志愿者睡眠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脑电波是混合的、频率和波幅较低,人处于浅睡状态,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容易惊醒),他们每次入睡约6分钟至7分钟,研究人员以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仪扫描他们大脑的活动,之后再唤醒他们,请他们描述梦境,这个过程重复了200次。
研究人员把志愿者的描述与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仪记录的他们的脑图相对照,建立数据库,据此整理出3人睡梦中常见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分成20个类别,再与3人清醒状态下见到相似场景时的脑活动相比较,就得出每个类别的脑活动特征。通过这些特征,研究人员推测出志愿者在梦里看到什么,准确度达60%,其中有15个类别,比如男性、文字和书籍方面,准确度甚至可达70%以上。
实验的领导者堀川友慈说:“从远古时期起,梦境一直令人类着迷,但是梦境的功能和含义一直没有解开。我们认为,我们以高成功率破解了一些种类的梦境,这是进一步破解更多梦境的关键一步。”
研究小组成员、精神情报学研究室长神谷之康说,科学家们计划下一步利用同样的技术来破解梦境中其他方面的情况。比如,他们正尝试预测更多的梦境体验,包括做梦者所经历的一些气味、颜色、情绪、行为等,甚至人们梦境的整个情节。“我们想要引入一种更精确的方法,从而让我们能够以某种方式看到梦境。”神谷之康说,“我们希望能用这种方法,开发出可以把梦境视觉化的技术。”
争论:梦境还是“睡前幻觉”
有科学家认为,他们的发现对“读梦”而言,是巨大的进步。《科学》杂志援引哈佛大学医学院专家罗伯特·斯第科高特的话说,尽管能完整读取人类梦境的机器离现实还相当遥远,但堀川友慈等人的新研究成果“在细节和成功率上令人惊叹”。他说:“一个让人激动的可能性是,这一技术将来可能揭示的不仅仅是我们记得的梦境内容,还可能包括我们所忘记或者没有注意的梦境内容。”
但也有科学家表示了不同意见。英国牛津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家马克·斯托克斯表示,一台读梦机也不可能解读所有人的梦。还有神经学专家称,在这一实验中,志愿者只进入浅层睡眠。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志愿者在实验中并未处于梦境状态,他们所谓的梦境其实只是幻境。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家、梦研究专家阿伦·霍步森说,从技术角度而言,受试者描述的这些影像根本不能称为“梦”,“它们是‘睡前幻觉’,与发生在睡眠阶段的梦游在生理学上有本质区别”。
堀川友慈等4人组成的研究小组也承认,距离完全理解梦境还有很长一段路,他们建立的解码模式因人而异,数据库也不具备普遍比对意义,只有针对每一名实验对象建立数据库,才可能进行有效比对。另外,他们的实验仅能采集实验对象被唤醒前一刻的梦中图像,也就是说,这项实验结果只适用浅睡期的梦境,至于深度睡眠期中更加生动的梦境,“现在还是谜”。神谷之康表示,解读技术目前会依据每个人的梦境资料库而有所不同,还没有办法普遍化。他也期望,技术精进后,能开发靠人脑想像就可以操作电脑的技术。
需求:更多能做“清醒梦”的人
“读梦机”是科学家们的梦想。用脑成像技术观测梦中大脑的状态,再与梦境一一对应,已经成为学术界比较公认的研究思路。但难题是,很少有人能够在醒来后还记得自己做了什么梦。于是,能做“清醒梦”的人成了科学家们最需要的志愿者。
这些人能意识到自己在做梦,并对梦中的行为有一定的控制力——这就是被称为能做“清醒梦”的人。德国马普学会精神病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马丁·德雷斯勒表示,大约有一半的人曾经做过清醒梦,不过很少有人能经常做这种梦。他认为,一些人能够通过学习更多地做“清醒梦”。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丹尼尔·埃拉赫尔也表示,这类训练有一些技巧,比如说写下梦境并在看到特定主题(比如飞翔的奶牛)时想起你是在做梦。
德雷斯勒的研究团队招募了6个人,并训练他们做“清醒梦”。研究者让这6个人在梦中握紧左手或者右手,然后让这6个人睡觉并接受脑部扫描。科学家会检查志愿者的脑部活动,以确定这些人真的已经进入睡眠的梦境阶段(快速眼动)。然后,研究者会用能够显现脑活动高分辨率影像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或者能显现脑部表层活动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来记录被试的脑部活动。
结果显示,6个人中只有两个人能在嘈杂的扫描仪器监视下做清醒梦。不过研究者发现,被试者控制左手的运动皮质区域就像清醒状态下一样被激活了。权威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刊登了他们的研究结果:梦不仅像看电影那样被表现为视觉情境,而且牵涉到整个身体。
科学家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法,训练更多能做“清醒梦”的人。这将让“读梦”更进一步,甚至找出当人们在梦中做更复杂的活动,比如走路、说话甚至是飞行时,大脑发生了什么反应。这应该能帮助研究者解读梦境,并理解人类为何做梦,如何做梦。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