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历史谜团

唐朝“春晚”:演员言语不慎会招致杀身之祸

看“春晚”联欢,已成许多现代人过春节的必备节目,其实此习俗颇有渊源,唐代是其高峰。
唐代春节同样放假7天,与冬至、千秋节(皇帝的生日)同为最重要节日。唐代宫廷除夕有大筵,通宵达旦,重臣、亲属均需陪伴皇帝“入阁守岁”。宴席共持续10多个小时,吃喝退居其次,看歌舞表演成了重点。虽然叫歌舞,但涵盖内容远比今天丰富。有语言类的滑稽节目,比如优人表演;有竞技节目,比如相扑、角抵;有杂技节目,比如顶竿、走索;有魔术节目,比如吞火、手技;有功夫节目,如射箭、耍刀……此外还有驯兽、舞狮、口技等。
在唐代“春晚”上,最让人称奇的是“舞马”,高头大马们会按着音乐的节奏起舞,口衔酒杯,半跪送至客人桌前,最多时百匹同时表演,蔚为壮观。“安史之乱”后,许多“舞马”落入藩镇,此表演渐次失传。据史书记载,一匹“舞马”偶然听到音乐,便下意识地舞蹈起来,藩镇军官不明就里,以为它中了魔,便下令将其杀掉。
由于“舞马”传说太离奇,后人多以为是人扮演的马,直到考古发现唐代酒壶上雕有衔杯“舞马”,才让人释然。
唐代是个胸襟开放的时代,“春晚”歌舞来自两方面,一是本土传统技艺,一是西域的舶来品。两者颇有重叠之处,比如顶竿、舞狮、顶盘子、抛坛子等,本土可追溯到汉代甚至春秋时期,但西域也有传入。
西域文化对唐代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幻术(魔术的一种),它伴随佛教而来,可展示各种奇迹,吸引信众,但有当场剖心摘肺、断臂再接等血腥表演,曾一度列入宫廷的节目单,但唐高宗李治患有高血压,受到惊吓,遂下令取缔。
唐代“春晚”并不好演,因为当时演员身份低,言语不慎会招致杀身之祸,特别是优人取乐,决不能映射朝政,或拿圣人开玩笑。此外官员四面围坐,表演者稍有不慎就会穿帮,需要很高的技艺。
在宫廷表演时,曾有走高索的演员失误坠地而死,皇帝下令,降低绳索高度。但这只是象征性的举措,表示一下皇恩浩荡、体恤下人而已,唐玄宗时,大年初一还会让走索艺人在宫外表演,让百姓围观。当时绳索多是软绳,难度较高。
唐朝有许多女艺人,她们技艺高强,个性也比较夸张,传说中有女艺人擅顶竿,上可容10多个人攀爬表演,她在下面健步如飞,此外还有女相扑艺人,足以战胜须眉。在唐代军队中,还聘请过女艺人教授剑法,可见当时表演者技艺高超。
然而,随着大崩溃的到来,唐代乐舞沉入了低谷,后来清代大幅裁减宫廷乐舞组织,造成演艺水平滑坡,艺人们只能漂泊民间,勉强生存,许多传统节目因此失传。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