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历史谜团

反鸟化石研究员揭开古鸟类尾巴短小之谜

曾获得现代鸟类学博士学位的张福成研究员观察古鸟类化石时发现了一个细微却普遍的现象,古鸟类尾巴小而短,今天的鸟类尾巴大而长。
“现代鸟类飞行,发达的尾巴起了重要的作用。短小的尾巴怎么可以支持它的飞行呢?”从事古鸟化石研究的周忠和研究员说,对他们来说这一直是个谜。
据称,这一结论是通过长期的鸟类骨骼形态学研究后得出的。支持这个看法的事实性根据是,在这些古鸟类身上,飞行器官发达,前肢翅膀的长度、宽度,以及形态构造与骨骼形态学特征协调一致。这让专家们有理由相信,古鸟类是善于飞翔的。
那么,原始鸟类在出现尾羽劣势的情况下是如何完成起飞、降落和一系列空中技巧动作的呢?它们又是怎样实现其强大飞行能力的?
一枚新发现的反鸟化石给了科学家重要提示,这只古鸟的小腿揭开了秘密。这是一只反鸟化石。肩胛骨和乌喙骨的关节方式和现代鸟类正好相反,故命名之反鸟。张福成和周忠和发现,反鸟的小腿外侧,保存着“具备空气动力学特性”的羽毛。
科学家认为,古鸟的腿羽辅助它完成飞行动作。在这只反鸟身上,科学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事实性发现。
尽管由于保存的原因,这只古鸟小腿羽毛的“非对称结构”并不十分明显,但它“明显弯曲的中轴使其内、外侧羽片的空气动力学特性显露无遗”。真相已经大白,短尾的古鸟原来是靠腿羽的作用协助翅膀完成完整飞行动作的!
研究员指出,反鸟的小腿上排列了8-12根能支持飞行的羽毛,虽然它的空气负载面积远小于翅膀,但是在飞行布局上它们处于身体的后部,这样大小的负载面积对于操控起飞、降落及完成空中技巧动作还是绰绰有余的。
“现代鸟类尾羽的有效负载面积相比翅膀也是非常小的,但同样可以成功完成飞行操控”。在现代鸟类中,有些种类也存在尾羽短的情形,它们又是怎样完成飞行的呢?
据了解,在现代鸟类中,也有少数种类出现尾羽短小的情形,海雀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它是怎样克服这一飞行劣势的呢?其实就像古鸟的腿羽的作用一样,海雀有一对宽大的蹼足,这对小“扇子”有效补充了尾羽飞行功能的缺陷。
另外,有些秃鹫的整个后腿,包括脚趾间的蹼瓣,在降落时帮助起到刹车作用。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