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考古发现

内蒙“魏家窝铺遗址”折射东北与中原交流史

正在发掘中的内蒙古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其出土文物除了具有史前中国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因素,有些还兼具豫北冀南地区后岗一期文化的特征。这一现象折射出6000多年前东北与中原的两种史前文化交流史。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恩25日在此间举行的第六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上作出上述表示。
曹建恩说,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魏家窝铺村东北约2公里处的丘陵台地上,年代大致相当于红山文化早中期,距今6000多年,预计遗址总面积超过9万平方米。
他说,这处遗址的发掘工作正在进行,目前已发现房址36座、灰坑62个、灰沟2条,并出土了陶容器、陶制品等红山文化时期的遗物和石器、骨角制品等,为研究史前人类的居住情况和生产方式提供了重要线索。
令考古人员感到意外的是,这处遗址出土的陶器中不仅有红山文化流行的平底器,还有后岗一期文化多见的圜底器、有足器;在夹砂陶器中除了发现以筒形罐为代表的无沿类陶器外,还发现了以釜为代表的宽折沿类陶器。“这都表明6000多年前,后岗一期文化的居民向北迁移,并与魏家窝铺红山文化的居民发生了接触。”曹建恩说。
他表示,目前无法确定两种文化的居民接触后发生了血雨腥风的战争,还是促成通婚。“但是这段交流史为研究区域广、多民族的中华文明形成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方向。”
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于2008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曾入围“2010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提名。
为期3天的第六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25日在内蒙古赤峰学院拉开帷幕,本届论坛共邀请30余名红山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进行交流、研讨。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