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考古发现

专家称元上都羊群庙石雕像折射文化交融现象

正在对元上都遗址考古发掘成果进行整理的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位于元上都附近的羊群庙祭祀遗址石雕像的形态,反映了蒙古人与突厥人的文化交融现象。
近年来,考古人员在元上都附近的羊群庙祭祀遗址发现3座大型汉白玉石雕人坐像。这些石雕人像是蒙元时期蒙古人的文化遗存,是元代蒙古显贵人物用以祭祀的、其祖先的具体形象。羊群庙地区发现的元代祭祀遗址和石雕人像,反映了元代蒙古上层贵族对天和祖先崇拜的思想。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永志表示,这些石雕像虽在服饰上具有典型的元代特色,但其右手握杯于胸前这一举止,与6世纪至9世纪突厥人的石雕像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实际上,羊群庙石雕人像是蒙古民族“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的偶像崇拜与突厥人“石刻文化”碰撞、融合的产物。
陈永志分析说,蒙古高原及周边地区自汉代以来,一直是突厥语系诸部落的驻牧地,公元552年,突厥人建立了突厥汗国,突厥语系诸部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突厥民族形成了“重兵死而耻病终”的生存价值观念,“尚武”传统在其社会中根深蒂固,所以他们“以弓矢为爪牙,以甲胄为常服”,这种骑士精神与尚武传统的广泛传承,形成了突厥社会中“刻石记功”“杀人立石”的“石刻文化”。因此,分布于蒙古高原为数众多的“石人”,一般表现为“手握刀匕”式。
陈永志说,13世纪初蒙古人兴起后,成吉思汗征服了突厥语族的克烈、乃蛮、汪古诸部,建立起蒙古汗国,又相继吞并了花剌子模、钦察等一系列属于突厥语系的国家。这样一来,就为蒙古人接触和汲取“石刻文化”创造了条件。
他说,随着蒙古汗国大一统国家的建立,蒙古人“万物生灵”观念支配下的偶像崇拜,与突厥民族固有的“石刻文化”达到了恰当的碰撞与融合,从而导致了蒙古草原上石雕人像形制与仪态上的进一步变化,于是体现着权力与富贵的“握杯坐椅”式石雕人像便由此发端。
羊群庙祭祀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桑根达来镇境内。祭祀遗址分布在一列大致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小山脚下,地势背西向东,十分开阔平整。已发现的四处祭祀遗址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每处祭祀遗址均由石围墙、祭台和汉白玉石雕像组成,大都残存有部分建筑基址和供祭遗存等。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