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考古发现

山西考古研究所发掘“和村遗址”取得成果

由于“和村遗址”位于晋阳一级公路的必经之地,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从11月起对这处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遗址进行了紧急发掘。随着发掘工作进入尾声,考古人员发现大量古文物,其中包括一座保存较完好的窑炉。
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队队长刘岩介绍,这座窑炉的各个组成部分保存较完好,研究价值极高。窑炉略呈圆形,由窑门、火膛、窑室三部分组成,窑门呈拱形,火膛平面呈长方形,低于窑室平面,窑室整体呈拱顶状。在窑室底部一周及中部,有清晰可辨的“十”字形通火沟槽。在窑室后部,有竖直烟道。
“根据推断,这座窑炉应该是夏商到西周时期的遗址。这在山西晋城还是首次发现。”刘岩说。
据了解,此次发掘面积近1000平方米,清理了96个灰坑、1座窑炉、2个瓮棺葬和1座墓葬,200多编织袋的碎陶片,并出土了磨制石器、精美骨器、蚌器等80多件完整标本。此外,还出土鼎、敛口瓮、甑等诸多制作精美的生产工具,包括有中央穿孔的石刀、石镰,至今仍两面带刃、锋利的石铲和石斧等。
和村遗址位于山西泽州县川底乡和村东南200米处长河两岸台地上,首次发现是在2009年。目前长河流域有焦河遗址、川底遗址、和村遗址、圪套遗址等大小古遗址十几处,其中和村遗址是该流域首个发掘出土的遗址。
据了解,从出土的遗物上看,和村遗址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晚期、距今4000至3000年的夏商时期、距今3000至2700年的西周时期、距今2700至2200年的东周时期。
刘岩说,和村遗址的发掘反映了2800多年前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历史面貌,窑炉的发现更为研究古人烧陶术和陶窑的发展史提供了难得的资料。由于长河流域有很多遗址,而且还处在调查期,和村遗址延续时间较长、遗迹现象丰富、遗物种类繁多,为人们打开了认识长河流域古代遗址的大门。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