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考古发现

多国合建水利工程被甘肃列为省级保护文物

引大入秦水利工程被称为多国合作的水利工程杰作,上世纪九十年代投入运行以来,在带来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其文物价值也日益显现。
从甘肃省文物局了解到,在甘肃省政府近日公布的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引大入秦工程位列其中。按照《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将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协调好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关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挥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引大入秦工程是一项自流灌溉工程,将发源于祁连山脉的大通河水从甘肃、青海两省交界的天堂寺截引,东调到兰州市以北60公里处的秦王川。工程总干渠、干渠和支渠共长868.17公里上世纪50年代,中国水利工作者就开始了引大入秦工程的踏勘设计,后因多种原因,两次上马,两次下马,工程进展缓慢。1985年,在国务院批准下,甘肃通过国际招标形式,组织引大入秦工程第三次上马,最后中国、日本、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五国十七方”联合参与了建设,工程于1994年10建成并投入使用。
这一被称为“中国水利史上规模最大的跨双流域调水自流灌溉工程”,至今在农田灌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引大入秦工程被列入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的内容包括渠首、隧洞、渡槽等。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